种子小说网 > 都市小说 > 年代重生:炮灰女配要逆袭 > 第二百二十二章 滴水不漏

     魏闻东拿着牙刷出来刷牙,见程杨站在门口看着宋幼湘的背影出神,走过去越过他,站在灶屋外的阴沟边刷牙,位置正好拦住程杨的视线。

程杨收回目光,见魏闻东专心低头刷牙,也没有多想,从包里翻出洗漱用品,去水缸里打了水,跟魏闻东站在一块儿洗漱。

“魏闻东同志,今天怎么安排?”昨天程杨就知道了,魏闻东也是食品厂的职工。

他开始还以为宋幼湘对他那么放心,没想到后招在这里。

这样一来,程扬反而安心许多,这才是正常的办事套路嘛,宋幼湘看着年轻能干,到底也还是不能免俗。

魏闻东漱干净口中的白沫,“吃过早饭我领你去厂里,你随便看,晚点我要送货去县里,不能陪你。”

陪在身边又怎么样,程杨真想做点什么,肯定是防不胜防的,倒不如让他自己去看去问。

当然,魏闻东肯定还是会注意着程杨的。

至于江媛朝和许家栋,这几天就只能委屈他们,不要呆在大队了。

“……?!”程杨。

原本以为魏闻东是开玩笑,结果吃过早饭后,魏闻东把程杨送到厂里,就真的不管不问,自己去仓库那边搬货去了。

厂里的生产车间这时候已经上班一个小时了,工人们穿着统一的工作服,帽子、口罩、围裙、袖笼一样不少。

虽然洗得都很干净,但仔细看,就会看到常常使用的痕迹,并不是因为今天有记者,才临时换上的。

程杨想去车间拍照,被唐桂香给拦住了,她戴着口罩,声音有点失真,“要进去得先清洁换衣服,你这样不能进去。”

被拦在门外,程杨还是探头往后看了一眼,里头很干净,是那种有使用痕迹的干净。

“我不走进去太深,就在门口两步远拍照片可以吗?”程杨问。

走进去两步,他想拍的地方应该就都能拍到了,他还得抓紧时间去周边走访。

唐桂香很有原则地摇头,拦住他的视线,“你先跟我去换衣服。”

“……”程杨,这五星大队的人是不是脑子都不会转弯?

磨了磨牙,程杨到底是跟着唐桂香去单独的房间换了衣服,拿到手的衣服是洗干净的旧衣服,但程杨看着上面一团洗得发白的污渍,眉头紧锁。

心里天人交战了半天,他才动手换衣,从头到脚,包裹得严严实实,鞋子都包上了脚套。

“没有办法,我们厂长说了,现在车间的生产条件摆在这里,达不到完全无菌的环境,只能把工人包严实一点。”唐桂香见程杨换了衣服出来后,眉头皱得死紧,出言解释。

可惜程杨眉头并没有散开一点,他走得飞快,三两步就进了车间。

既然进来了,他就不止是拍几张照片完事。

忍着浑身的不适,程杨走到了车间深处,他本来因为心情不好,确实想找茬的,但他预想中的卫生问题,完全不存在。

不是说五星食品厂就真的连桌缝里都洗刷得纤尘不染,是整体环境符合,甚至超出了国家规定的生产卫生标准。

戴着口罩,没有人说话,每个人都专注于手头的工作,生产的每一个流程,都符合规范。

硬要挑刺的话,是他突然进来,让这些职工有些分神,不时会把目光放在他的身上,甚至有人看着他跃跃欲试,一副有话要说的样子。

也不知道是要说什么?程杨移开目光,不跟对方对视,谁知道她们会提什么无理的要求,他心里腹诽着,但说到底,是他影响了人家的工作。

程杨皱着眉头拍了照,很快走出了车间,以最快的速度把衣服换了下来。

“我再四处看看,你先忙,不打扰。”程杨从换衣间里出来,没有再在车间附近停留。

他有点怕了死板不知变通的唐桂香,要是他去别的地方,还被她要求穿别人的衣服,他会疯掉的。

“小程同志,参观完了?”刚走出车间就遇到了大队支书王臹。

王臹背着手笑眯眯地跟程杨打招呼,程杨点了点头,扬了扬手里的相机,“照片都已经拍好了,等工人换班,我再做个简单的采访就好。”

采访当然不简单,但程杨不会说。

“王支书,大队风景不错,我能四处走走吗?”程杨问王臹。

王臹点头,“当然可以,你随便看,有问题随时来找我。”

程杨一个人从食品厂出来,走了几步后,他回头看了眼食品厂的大门,他不知道怎么形容心里的感觉,刚刚王臹的笑容,让他觉得怪怪的。

就好像巴不得他到处走动一样。

不止是王臹怪,是他们这整个大队的人就怪,神神叨叨的,程杨伸手挠了挠后肩,总觉得那里痒痒的,也不知道是不是刚刚换的衣服不干净。

边想边往大队走,食品厂的选址离大队有点距离,不过两边的农田里忙碌的社员并不少,这会早过了春种,稻田里插下去的秧苗已经长成绿油油的一片,看着就有几


     分喜人。

看着这幅春景,程杨忍着想回去洗澡的烦躁,拍了好几张照片。

等他跟稻田里忙碌的社员搭上话的时候,他才知道王臹的笑容为什么怪怪的。

他问的关于食品厂的问题,社员们不说滴水不漏,但竟然没一句话是有不满的,大家言语间对食品厂充满了向往和期待。

而且他问了一个问题,根本没空档再问下一个问题。

“后生,你是省里来的大记者吧?我跟你讲,你可要好好写哦,食品厂好得很呢,我们大队的干部也都个个都是好干部的,尤其是宋队长,这个女娃娃更是了不得……”

问了三个社员,说的话都大同小异,不过是换了词句夸赞罢了。

程杨想到跟福利票捆绑的教育事业,脑筋一转,直接往公社去了,大队的社员可能听了大队干部的话统一了说辞,利益也跟大队和食品厂一致,但公社呢?

五星食品厂的承诺,到底是空头支票,还是落到了实处?

——

作者有话说:

早安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