种子小说网 > 穿越小说 > 大明: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 > 第282章 异姓王的时代来了
    
第282章 异姓王的时代来了



    不多时,一篇讨逆檄文发往三国。



    大明立国以来,恩威远播,怀柔四方。



    凡海外诸邦,皆沐我朝之仁风,享太平之福祉,往来通好,共襄繁荣。



    然尔等敌国,狼子野心,悖逆天道。竟敢无端戕害我大明使臣!我大明使臣肩负友好往来之使命,秉持和平善意,远涉万里而至。



    尔等却视我天朝尊严如无物,以残暴之行,伤我使者性命,此乃对我大明公然挑衅,是可忍,孰不可忍!



    我皇陛下,以天下为怀,岂容此等恶行猖獗。



    今特命雄师百万,战将千员,即刻兴师问罪,此一战,非为贪功黩武,乃为正义而伸,为尊严而战,为我惨死之使臣讨还公道!



    天兵所至,如雷霆震怒,江河决堤。



    顺我者,可保其宗庙社稷,子民安享太平,逆我者,必将玉石俱焚,国土化为焦土。



    尔等若迷途知返,缚献元凶,诚心请罪,尚可从轻发落。



    若仍执迷不悟,负隅顽抗,休怪我大明军队刀兵无情,定让尔等为所犯恶行付出惨痛代价!



    望尔等速做抉择,勿谓言之不预也。



    三国刚刚收到那份言辞犀利、气势汹汹的讨逆檄文没多久,短短几个时辰之后,竟然又传来了一个惊天动地的消息。



    大明帝国的百万雄师已然如狂风骤雨般杀将而来!



    毫无疑问,众人皆知这所谓的百万大军必定存在着夸张的成分,毕竟,要集结如此庞大数量的军队并迅速行军至此,实在难以想象。



    大明不可能为这点儿倾国之兵杀来,然而,此时此刻,谁还有心思去细究到底来了多少敌军?



    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强敌压境,他们根本无暇顾及这些细节,唯有匆忙地点齐兵马,仓促应战。



    只见徐达临危不乱,他果断地点起了驻守边关的五万精锐之师,并迅速整合了自己所带来的二十万大军。



    刹那间,二十五万雄师汇聚一处,旌旗蔽日,军威浩荡。



    随着一声令下,这支钢铁洪流便如猛虎下山一般,径直冲入了三国的腹地。



    一路上,大明军队势如破竹,攻城略地,几乎没有遭遇任何强有力的抵抗。



    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也很简单,三国方面压根儿就未曾料到大明的军队会来得如此神速!



    这才仅仅过去数日而已,就算想要调集兵力前来抵御,恐怕时间也是远远不够的!



    可如今,人家却已如神兵天降一般杀到眼前,这怎能不让人瞠目结舌、惊慌失措呢?



    不过,事已至此,后悔与惊愕显然已于事无补,三国一方只得咬紧牙关,匆忙组织起防御力量,试图抵挡住大明军队那锐不可当的攻势。



    也不知道挡不挡得住。



    反正大明是有准备而来,三国却是匆匆迎战。



    更何况,此次领兵的可是徐达。



    徐达一路势如破竹,捷报频传。



    东瀛那边也传来捷报,并让朱雄英派兵来运送即将运回来的金银珠宝。



    不到半年,三国被徐达揍得连爹妈都不认识了,连忙请降,再不抱有战胜之希望。



    人知道了自己和大明差距。



    本来也没这么快的,但是朱雄英跟徐达说了,只求快,办法随便用。



    然后徐达到了边关之后,先找边关借了银子。



    给二十五万大军每人发了三个月的银子。



    接着,传令三军,杀一人赏银一两!



    杀万人封伯爵,杀十万人封侯爵,前提是杀的是敌军,而不是收不缚鸡之力的百姓。



    在金钱的魅力下,明军作战压根无可匹敌。



    明军不满饷,满饷不可敌。



    这句话不是说说而已的。



    但是徐达也有将令,不得滥杀百姓充数,违者格杀勿论,举报有奖,包庇同罪。



    徐达把这里打下来之后,先把战利品给了一部分边关,当做还债。



    紧接着才送回朝廷。



    虽然徐达答应了要赏钱,但是这个钱只能由朱雄英来赏,徐达不能自己赏,徐达深知这个大忌。



    而当徐达历经风霜、凯旋而归回到京城后,朱雄英听闻其捷报,龙颜大悦,当即豪爽地大手一挥,表示完全赞同徐达所呈报上来的丰厚封赏,并即刻下令让户部马不停蹄地将赏赐发放下去。



    与此同时,朱雄英更是做出一项重大决定:册封魏国公徐达为东山王!



    这一荣耀封号不仅彰显了徐达卓越的功勋和崇高的地位,还赐予他象征无上权力与尊荣的加九锡殊荣。



    一时间,朝堂上下皆为之震惊,众人纷纷对徐达投去羡慕敬仰的目光。



    但也知道,异姓王的时代来了。



    紧接着,一道圣旨在宫中传出,命燕王朱棣率领大军远赴东察合台汗国等三国交界之地坐镇戍边。



    自此,朱棣将彻底告别北平,从原来的封地迁徙至这片新的疆土,这里,往后便成为了朱棣的专属领地。



    朱雄英之所以当初毅然决然地废除传统的分封制度,其实有着深远的考虑。



    他深知若任由诸位皇族在国内各自坐拥封地,久而久之难免会因利益纷争而起内讧。



    于是,他心生妙计,想着将这些皇亲国戚们统统向外分封。



    毕竟,天下如此广袤无垠,总需要朱家子弟前去镇守方能令人安心。



    即便日后有什么变故,哪怕真到了最坏的地步,那也不过是自家锅里的肉烂掉罢了,总归不会便宜外人。



    朱棣莫名其妙的就又呗封出去了。



    现在的朱棣:本王以前就在边关,现在更是直接封关外去了,本王就那么不受待见吗?



    以后的朱棣:还好还好,本王还在大明陆地上,不像二哥三哥他们全去海外了,大侄子对本王还是很不错的,嘻嘻。



    东瀛那边的金银更是几十船的往回运。



    东瀛那边的情况没有什么浪花,毕竟大家的重心都在这银子上。



    都在想着这笔银子怎么分。



    倭奴私藏如此巨大的银矿,肯定是狼子野心。



    百官:如此狼子野心之徒,就算回归,也必然是个白眼狼,时刻想着噬主,灭了就灭了吧,不重要,我们还是聊聊这笔钱怎么分吧。



    喜欢大明: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请大家收藏:(www.csw888.com)大明: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(丝袜小说网)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